以下轉自重車論壇阿榮大大的精華文,詳細的解說讓騎重車的車友們有正確的過灣概念

頭篇將此後陸續發表的短文集結
成為綜合篇章
課程綱要:
第一課、過彎路線解析
第二課、側掛動作解析
第三課、實習活動
第四課、右彎各角度操駕實習
第五課、安全提醒
第六課、機車運動安全總提醒
第七課、延伸閱讀
第八課、逆操舵的疑惑
第九課、路線重點再提醒
第十課、細節問題討論
第十一課、有關恐懼感
第十二課、彎中的障礙物
第十三課、pivot steering
第十四課、有關側掛的功能
第十五課、騎車的安全極限
第十六課、高轉速車種的入彎退檔
第十七課、後煞車的應用
第十八課、彎中速度過快怎麼辦?
第十九課、胎壓的調整
以下圖檔為自編素材
歡迎各位大大指教、討論
如有引用請註明來源
(抓下來用看圖程式才夠大)


第一課、過彎路線解析
1757456299_fcd07a9a72_o.jpg 

 

在本課中,強調「視線所及之處,才可以放心入彎」
A點:從此開始觀察彎道曲率
B點:大致瞭解彎道曲率以及彎道路況品質,但還是不完整。已經做好入彎準備
C點:全然看透彎道,放心彎下去
由於騎士不可能以入彎「點」為目標,一下子瞬間傾斜到底
所以本文採取由「C到D」的「入彎區段」概念,表示「從開始入彎,到完全傾斜」的過程
D點:加大油門之處
說明:傳統的「外內外」觀念,必須加以分解
我的作法是:分兩段
第一段:A到C(判斷彎道曲率與調整速度),晚一點入彎
第二段:C到D到d(取得「較直得出彎弧線」,可以放心加大油門)
.
當彎道越彎曲、速度越慢時,需要「越晚」入彎
請繼續
.
.
第二課、側掛動作解析(續上圖)
1758308340_78cf590658_o.jpg 

機車的操作,是根據入彎階段來對應的
本圖根據以上路線所區分的A到D階段
敘述騎士操作的階段
圖中的說明較小,多費點眼力

第三課、實習活動
B到C到D的過程要點,請搭配上面的圖示閱讀
.
1.B到C過程中,準備入彎:由彎道外側進入,檢視彎道狀況,身體尚未放鬆,仍在檢查與描繪路線

2.C到D過程中,開始入彎:已經看清整個彎道,這是安全重點(如果非盲彎道,就不會有「突然出現的狀況」),並鎖定彎中點(APEX)。然後放鬆身體,左大腿與左屁屁重量落在座墊上,左膝蓋靠著油缸,藉以固定身體(有時候沒有做到),瞄準預定路線,(極輕微)逆操舵入彎,開始加油門。加油門可以增加後輪抓地力

3.過彎中:即將進入彎中點,保持輕微穩定加速(油門不要「頓嗲」,以免喪失後輪抓力),雙手適力扶著把手,不要用力,身體仍然放鬆,瞄準預定路線

4.準備出彎:通過彎中點後,已經對準出彎路線(應該是一條拉直的弧線,但請勿接近邊線),為了安全的抓地力,需要適當增加油門加速
5.出彎加速:看準出彎路線(相當直的弧線),加大油門、提昇出彎抓地力,吃下出彎路線

操駕前熱胎要點
熱胎方法:低速檔大油門(熱後胎),中速度大力煞車(熱前胎),各做5次左右即可。
胎壓較高時,需熱胎久一點
注意:天氣冷時,即使用力熱胎,但若之後順順騎,則胎溫仍會下降。激烈操駕前,需重新熱胎

untitled.bmp 

 

untitled5.bmp 

untitled6.bmp 

 

第四課、右彎各角度操駕實習
接近上方:
untitled7.bmp untitled8.bmp

untitled9.bmp 

第五課、安全提醒

1757456299_fcd07a9a72_o.jpg 

A到B:
直路不要拉高速
被慢車擋住則放棄此彎
.
B到C:
保守判斷彎道狀況(可能有車子吃線、或有一灘油)
避開路邊(有砂)以及雙黃線(來車吃線)
彎中有障礙物則放棄此彎
及早規劃路線是安全入彎重點
.
C到D:
一般道路不要磨膝
(但在安全彎道練習磨膝,有助於速度的敏感性)
動作要明快且穩定
回油門會降低後輪抓地力,不可
穩定油門可以維持後輪抓地力
加大油門可以加強後輪抓地力
已進入好路線才允許加大油門
☆能加油出彎的路線就是好路線☆知名車手名言
越傾斜越不能任意煞車
.
.
第六課、機車運動安全總提醒
保持你對兩輪抓地力的敏感度:鬆油門(前重後輕)、加油門(前輕後重,過彎極需要)
就算是老手,當天上車後也要一段熱身運動
施展8成功力已經是道路上的安全極限
莫非定律:就算你準備得再好,總是會出差錯
視線清晰才能持續前進
看不見的盲彎道必須保守
對向來車是最致命的威脅

歸納兩個安全重點:

一、看清路線就可以確保安全:請見圖,B點已經開始檢查路線,到C點已經確認路線安全,所以加油門過彎時,就是百分百的安全(希望不要失誤)。若是曲率大的盲彎道,則盡量保守
二、細膩油門確保安全:增加油門開度可以加強後輪抓地力,但卻可讓路線外拋(除非重心轉移非常確實),;油門的操控等於是控制前後輪配重,不當的減輕油門,將提高前輪負重,使之不容易過彎

再歸納:
台灣小山路很多盲彎道,看不見彎道後的情況,如果您在盲彎道之前看見那種過彎神速的「高手」,這表示他在拿身家性命拼速度,有機會要私下勸告一下。
.
本來想要將各細節詳細表達
後來想想,就以這句話作總結:
看準安全路線後,放鬆肩膀彎下去,當你能夠持續增加油門時,這就是好路線
.
.
第七課、延伸閱讀(感謝友版Bruce大大同意轉載)

1.[Bruce談] 騎乘技術 - 淺談: 煞車與過彎(逆操舵)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5516&highlight=bruce%BD%CD
主題:煞車要領、錯煞危險、逆轉舵與姿勢

2.[Bruce談] 騎乘技術 - 看甚麼 眼睛看的技巧 1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6694&highlight=bruce%BD%CD
主題:避免視線固著、視線的引導、強迫視線、視線餘光、路線規劃

3.[Bruce談]騎乘的技術 - 看甚麼 眼睛看的技巧 2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7051&highlight=bruce%BD%CD
主題:餘光練習、視線調動

4.[Bruce談] 再談過彎 - 3 : 路線,入彎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8642&highlight=bruce%BD%CD
主題:漸縮彎的處理、入彎規劃、切彎要領

5. [Bruce談] 再談過彎 - 2 : 路線 , 側掛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8480&highlight=bruce%BD%CD
主題:進彎速度、側掛原因、側掛要領、側掛動作

6. [Bruce談] 再談過彎 - 4 : 油門的控制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9190&highlight=bruce%BD%CD
主題:彎中必須加速、傾角與油門、出彎油門控制、油門與重量轉移

7.[Bruce談] 再談過彎-5 煞車與 油門 - 深入篇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9759&highlight=bruce%BD%CD
主題:煞車操作、彎中煞車油門搭配、彎中的加速
.
.
第八課、逆操舵的疑惑

寫到:
請問~
你的卡普過彎~入灣會用逆操舵嗎??
從你的推荐的連結文章那邊學了逆操舵~
但是覺得他反應時間很快很短~
角度變換的很快~但是一下子就喬回來了
如果要過彎~感覺是要持續保持逆操舵姿勢
這樣是對的嗎??
我用逆操舵身體都會變外傾
因為角度很快切低~為了保持平衡
有一次拼了給他同頃~重心好像跟著變低~後輪滑了一下
可怕阿=.=
逆操舵蠻厲害的~但是跟直接同傾過彎來說~感覺反應速度好快
一下子不習慣~很可怕
寫到:
..發現...入彎沒有煞到"過慢"(有一點) 的話.要怎麼
在彎中使用油門增強抓地力呢?
而且在彎中轉動油門會有"飛出去""彎不回來"的感覺...現在入彎變成很...有點怕..

 

1757456299_fcd07a9a72_o.jpg 

C點是視線已經確認路線後,覺得安全
然後開始彎下去,彎的過程中,油門穩住,或輕微加速
這是一個傾倒的過程,到D點則開始加大油門出彎
做得順的話,全程都有很穩定的感覺
會感覺後輪的抓地力
建議路線、入彎點與油門開度的練習,可以從慢速開始
附帶一點
有的人入彎傾倒的動作很快
因此C到D的耗時很短
可以延後入彎點、可以延後煞車
還可以比別人更早加速
整體速度就快了不少
.
.
第十課、細節問題討論
答客問,歡迎討論:

寫到:
同傾會不穩>這個我知道 hehe 因為我有看過您劃的圖
對了,大哥我們在側掛的時候˙˙˙是只用外側腳的膝蓋
和大腿支撐體重嗎?好像會很吃力 what 有時候體重會跑到
內側腳(項半蹲一)樣... Surprised

  寫到:
  ...突然想到..你在入彎前煞車時.會不會稍微保持一點油門呢?
是不是我們在B點-C點時煞車(此時我想退檔應該要完成了)
煞車到確定彎道曲率時放掉.接油門
就是這時候我前一陣子試過比較偏重後煞車.因為我想這樣重心會
比較偏後..容易過彎  .結果..小弟換了一支把手.拉炳.角燈.手套...
從此以後...再也不敢囉 但我還是覺得..過彎的時候我們是要把車子的重心
想辦法後移 
我有用125試過你講的取線..我之前真的有錯誤
我最低的地方竟是在彎頂點之後... 唉.真是..

寫到:
請問一下
怎麼在連續彎道快速的變換姿勢
有的時候換方向的時後換了
卻發現太淺 或太深
在彎裡面都還要在改一下
或者是怎麼加快側傾的速度
不好意思 有文章還是連結可以看一下嗎??
麻煩妳了

FZ6S 寫到:
http://myblog.pchome.com.tw/_/myblog/?blog_id=d3c&y=2006&m=09&an=24434&acn=483

寫到:

--------------------
彎中過快煞車必死 => 會立直撞壁, 或是 high side.
彎中過快收油必犛 => 會擺動並失去慣量, low side 或是 high side.


不要嚇人啦
沒有「必」死、「必」犁啦
還要看保留的裕度
其實
可以煞車,前後煞都可以
也可以收油
這些動作都可以修改彎中路線
不過不過...!
只能「一點點」
*********************
不該出現的動作:
回油到底、用力拉前煞、視線盯住衝出去的方向
以上動作如果完備,保證衝去你盯住的地方
騎車要先避免速度過快
所以「視線」為第一要用功之處
盯住彎道的最遠處,就是要找出它可能改變弧度的跡象
所以這邊我指提最重點:強迫視線
發現速度過快,或者弧度緊縮(這時你已經立即發現)
最佳處理方式第一步
一定是「強迫將視線轉移到新的路線上」
看到新的路線,你油門就可決定新的開度
重心會因應新路線而調整
姿勢不會因過度緊張而僵硬
處理起來比較容易過關
請多提醒自己:「視線第一」
*********************
以下由簡入深,參考一下:
1.收一點油,可以保留後輪抓地力之下,拉慢一點點速度
爭取多一點點時間,看準路線,重新「補油入彎」
2.不收油,含一點後煞,小小修改路線,彎中小調整
也可保留後輪抓地力,爭取時間,補油入彎
好處是沒有回油再補的那種頓挫,壞處是後煞不易用得準
平常如果沒練習,臨時要用,將有很大問題
3.用前煞。這是發現緊縮曲率彎時用的
就是已經入彎,彎下去後才發現,還有一個更緊縮的彎
如果不大幅減速,一定過不去的狀況
這裡還要分兩種情況
(1)帶煞車入彎:這是比較保險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面對不確定曲率變化的彎道,帶前煞入彎,一邊慢放煞車、一邊慢加油門入彎
當發現緊縮曲率彎時
這時候油門及煞車正在同時作用中,可以隨意微調兩者的彼此消長
快慢、角度、路線存乎一心
(2)彎中急煞車:上一點(1)也可接此
這時在彎中發現緊縮曲率彎,必須大幅減速、重新入彎
思考上必須將煞車當成「過渡輔助」,不是「懸命一拉」
做起來,就是漸強式拉前煞(當然此時油門全放)
車子隨即降速、並且拉直(趕快轉頭看向新出口!!)
眼睛視線最重要,一定要盯住新的彎道出口
看準路線,身體放鬆、鬆開煞車,入彎補油,順利離開
熟悉的彎道也可以練習這些,以備不時之需.
.
.
第十九課、胎壓的調整
以下做個整理:
低的冷胎壓表示輪胎處於較易變形的情況,操駕過程因反覆變形而導致升溫(即升壓)較高,如果過熱將產生極限操駕時的過軟滑動
高的冷胎壓表示輪胎處於不易變形的情況,操駕過程因變形量少而升溫(即升壓)較少,如果溫度不到工作溫度,將產生胎皮不夠軟而抓力不足

胎壓保持在38-40psi(較高值),可以避免長時間激烈操駕引起的胎溫過高
(殺到後來輪胎會「蛇」,就是胎溫過高)
並且輪胎磨損較少(聽車界前輩談到,他以前用BT001前後輪可用近萬公里)
但是太高的胎壓會使輪胎升溫不易
需要適當調整
舉例而言
狀況一:冷胎時如果胎壓在30psi,激操後可能升為37psi,升壓7psi(胎溫爆升)
狀況二:冷胎時在40psi,激操後為42psi,升壓2psi(胎溫不足)
升壓的幅度就是升溫的程度
狀況一的胎壓可能太低,而激操後卻溫度過高,會「蛇」,也加劇磨損
狀況二的胎壓可能太高,激操後輪胎升溫不夠,抓力無法完全發揮,但耐用度會提高很多
理想的冷胎胎壓應該訂在狀況一與二之間
也就是升溫(升壓)足夠(賽道使用有人建議5psi),兼顧磨損、操控性以及抓地力
以上結論產生如下建議
1.準備一個準確的胎壓表,出車前量測(取36-40psi之間)、操駕過後再量,取得升壓值
2.調整冷胎胎壓,將升壓值控制在3-5psi之間,想要高抓力以5為準、想要耐磨耗以3為準
3.熱溶胎應給予較低的升壓值(不要升溫過高,需採較高的冷胎壓)、道路胎想要激烈操駕時,應給予較高的升壓值(讓它升溫高些才會軟,需採較低的冷胎壓)
4.冬天道路冰冷,需要較高的升壓值,讓輪胎升溫高些才會軟,需採較低的冷胎壓;夏天相反(不要升溫過高,需採較高的冷胎壓)

 


感謝分享
非常詳盡,您的分析相當受用
可是我比較沒有看到2個我注意的點
也許可以一起研討:
1.彎中的加速,可以提升後輪抓地力
這時視野要縮小到機車本身,加速時重心後移,後輪負重增加
(附帶:鏈條車加速時車尾會抬高,可使原本的傾角裕度更高)
在彎道中也一樣
2.側掛的重心移動效果,有二:
效果1:人與車的傾斜,可以對抗向彎到甩出的(偽)離心力
而彎中加速可以提升後輪抓地力,但是
傾角與彎中的加速值,兩者不可得兼
因為傾角深時,輪胎接地面縮小,摩擦力不夠
(理論上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無關,但實際上機車輪胎的黏性範圍越大,對地摩擦力會以某種比例增加)
此時,車子不能太過傾斜,以免使輪胎接地面積縮小到危險程度
如果想要用更高的速度過彎
就必須以人的「向內傾斜」去彌補
將人車的「綜合質心」移動到機車中軸線的內側
取代人車一起傾斜的輪胎窘境
效果2:人的內傾/側掛,減少避震器受到的擾亂扭矩
彎道中,輪胎非正中央接地,而是偏向側面
傾角越大,則輪胎接地點越旁邊
避震器在彎中的功能,是隨時將被路面起伏彈起的輪胎
以一定程度的穩定力量,壓在地面
並且向上穩定車身
所以它是持續細微地伸伸縮縮,彌補路面的不平整,以及騎士細微的抖動
此時進入彎道,如果以同傾的方式,「人車綜合質心」位於車身軸線上
但是輪胎接地點卻是在旁邊
這時候「人車綜合質心」與「輪胎接地點」
對於避震器的伸縮施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因此會形成施加於避震連桿的(彎曲)力矩
讓避震器內外桿伸縮阻力增加
且側向分力也擾亂伸縮的頻率,造成不穩定
此時如果以內傾/側掛
將會使「人車綜合質心」移動到內側,它與「輪胎接地點」的連線
將會某種程度上跟「避震器作動方向」達成平行
減低側向分力(矩)的擾亂,提升穩定性
以上是我認為內傾/側掛的用意
歡迎繼續討論
.
.
第十五課、過彎的安全極限
騎車的安全極限?
騎車不一定只有車子的安全極限
還有人的、路況的
當然必須將三者配合在一起看
可以的部分需先確認:人的技術表現
當時是否身體放鬆?
當時是否路線正確?
當時是否心思敏捷?
當時是否安心適意?
如果,以上皆是,那就達到當下個人應有的技術表現............(1)
再來看車子的部分(特重前後懸吊的調整):
入彎的煞車過程,前叉是否可支撐?
入彎的傾倒是否穩定不會晃?(後避震)
入彎後進入彎中點之前,前後避震是否穩定無不安?
出彎過程中,前叉是否穩定?
如果以上皆是,那就達到車體設定良好的狀態...................(2)
接著看路況的部分
彎道是否漂亮無雜物?
路緣是否乾淨無沙土?
對向是否可確定無來車?
此區段是否熟透各路況?
如果以上皆是,那就達到使用環境良好的狀態..................(3)
.
如果以上(1)(2)(3)都確認良好
卻在過彎中,覺得還有危險
那麼,這就表示你過這些彎的「速度」與「安全極限」已經到了
請勿再深入

.
如果
以上(1)(2)(3)中任何一點無法確認良好
那就必定有危險的感覺
這就是安全極限
切勿再深入

...
共勉之
.
.
第十六課、高轉速車種的入彎退檔
高轉速車種的入彎退檔,如果可以做得順暢
相信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得到成功的樂趣
如果是600級跑車,從6檔220轉速13000,要退到2檔60轉速7000入彎
(以上除檔位外,全為估計值,來不及看轉速表、更無時速表)
就需要連退3檔(已經預先偷退1檔),在強大的煞車力之下,還要順滑的操作退檔
對於我這種初級手來說,就會成為入彎快慢的關鍵
後來得到一個體會(不一定正確)
右手煞車同時,手掌回油僅回一半(不是全回)
這時候每退一檔要補油時,油門幅度比較準確
做到順時,從半離合退檔到補油全放時,比較容易達到無頓剉情況
(必須持續強力煞車,以便配合檔位、車速與轉速)
如果一連退2、3檔可以一氣呵成,入彎前的小小不穩定就會消失
也因此不需多餘時間回復穩定
也就可以拼延後煞車(以上是賽場騎法,路上行駛不宜冒險)
也見過前車沒弄好,輪胎冒一陣煙,自己就嚇到閃去旁邊喘了
做不好的時候,應該會有點驚嚇,連後面的也很怕
.
.
.
.
第十七課、後煞車的應用
後煞車是輔助用的
煞車初期含著後煞車,能夠穩定車身
以便讓強大的前煞車發揮能力
後煞車還有很多實際路況應用的價值
簡單來講,可以將後煞想像成:後面多一股力量拉穩你的車子
例如:
1.U形迴轉掉頭,忌用前煞,以後煞配合油門離合器,穩定性高
2.山路髮夾彎,採外傾姿勢,含住後煞,可消彌回油再灌瞬間的挫動,提高穩定性
3.市區路口90度轉彎,速度慢且龍頭偏,若要用前煞,宜前後煞並用
4.進入停車位置,速度慢時,宜用後煞停車

以上,都是含著
若要練到「右腳沒力踩不下去」,不讓後煞鎖死,相當有得練哦
如果右腳太有力,隨時想要鎖後輪,對行車安全威脅很大
...
前面有大大提到,賽場車手的後煞車,應用在路線的修正
雖然我們在公路騎車,也不排斥鑽研一下
我的想法:關鍵在控制「鏈條動作」
1.專業賽車的腳踏位置以及煞車桿高度,當然是配合車手純競技用,所以它的高度,一定適合於踏穩同時,腳尖微動即可操控
2.看比賽影片,當彎道中需要修正路線,例如被後車剪線,自己需要閃避或抓側面超車,會有使用後煞車的必要
3.彎道中的賽車都8、9000轉,其實回油的引擎煞車就很重了,幹嘛要後煞車?
(相信我,當車手彎道中全放油門,一定立刻漏賽)
4.回油的引擎煞車,跟後煞車的效果不同:回油再灌,鏈條上下鬆緊易位,必有一個挫動存在(在彎道中可能是致命的)但油門不變之下使用後煞車,就沒有挫動,相對穩定
5.他們是爐火純青、反射動作能夠控制後煞車力道的高高手,用起來不算有風險,應用在彎道近身肉搏,是必備的技能
***********************
可是我們在路上騎車,就不同了:
入彎之後到出彎之間的過程,我懼怕使用後煞
第一、力道控制不良
第二、腳的動作與位置影響重心的固定

應用於過彎的安定性來說,我只試過這樣做:
一、入彎前的減速,配合前煞車,充當穩定車身的用途
二、入彎同時含著後煞車,傾倒到定位之時的補油,可以免去鏈條加減速之間的拉扯,動力平順傳遞到馬路上,增添安穩

不過,由於小弟騎車不快、入彎緩慢
這些技巧都用不上,連入彎減速重煞前輪,都很少
我們騎車還是溫和一點笆!
.
.
第十八課、彎中速度過快,怎麼辦?


.
你好:
我覺得是路線的選擇
決定入彎時機將會決定在此彎道跑出的弧度
出彎的弧度越直
就會跑得越順,也就不需要修改深淺
****************
加快側傾的速度
有一說:pivot steering
例如即將進入右彎,左膝用力,身體開始向右前方移動
此舉將會造成右手向前頂
右手向前頂,將會促成快速傾倒的「逆操舵」
可以迅速向右倒
而出力頂住的左膝,將會在入彎過程中
負擔「支撐身體」的功能
使人車入彎過程又穩又快
練習時建議速度慢一點
****************
至於連續S形彎(先左再右)
在第一個左彎出彎到一半時
車子還是向左傾斜的時候
屁屁就要移動到右邊,準備右彎
所以此時:車向左、人向右
.
.
第十四課、有關側掛的功能
回覆車友分享的超強網頁:


如果順順騎,轉速不高,油門全關是很正常的
但連續退檔、轉速高的時候,需要保持一些油門
特別是高速直線進低速彎、連續退檔時,保有一點油門開度,可以在接合離合器時
後輪比較穩定
不過我懷疑,在台灣的道路需要這樣騎嗎?
有一點需要澄清
不管前煞、後煞、回油門
都會將重心移到前輪
要將重心壓到後輪,就只有加油門,或者重心向後
通過彎中點時,這兩點都要準備好
小心騎車
.
.
第十一課、有關恐懼感
騎乘技巧因應各式車種以及車主習慣
會有不同的解讀
你的狀況我嘗試回應
僅為參考用,最重要是要注意安全

1.請問過彎速度如何判斷? A:視線最重要,看向彎道最深處,採取經驗中的安全速度
2.過彎前身體姿勢如何? 之前有車友告訴我 屁屁眼的位置應在椅墊中間
A:如果要側掛的話,屁屁小菊花會偏向內側(右彎就是右側),幅度不宜過大,不要超出座墊邊緣
但是手的位置就不是很懂 ? 手軸朝上還是下呢 手是否要用力 還是都放鬆?
A:手肘的位置因應把手高低而不同,宜輕鬆自然,但也不可能全然無力。外側手肘(右彎就是左手)會略靠向油箱
3.車傾角度大小如何控制? 是需要靠身體重心改變嗎? 下傾的角度自以為很大的時候其實都還好 但是都有恐懼感 是否有方法可以訓練?
A:車傾角是自然形成的,在順勢而又安全可靠的彎道速度下,就會自然形成你的傾角
「恐懼感」的來源,一是不習慣,二是稍微勉強自己,三可能是忽略基本要點
關於三,騎車最要緊的,就是「視線」
看得出進彎、彎中、出彎路線,就可以順利過彎
掌握住「能持續加速出彎的路線」就是最好的路線
其次是「重心轉移」,側向轉移,就是內傾、側掛與放鬆,能夠將重量施予後輪的側邊,就會加強過彎能力
內傾(側掛)是將姿勢作出來,「放鬆」才能真正將體重壓在後輪側邊
關於二,只要上一點把握住,速度從慢開始,就會有安定感
關於三,從進彎、彎中到出彎的各種程序、步驟
要默記,反覆操作到習慣,習慣了就好

以上參考
.
.
第十二課、彎中的障礙物
問題:如果入彎中,發現有障礙物,或者彎不過去的狀況
該如何處理?
.
本人回答
如果此時是緊繃的態勢,修正裕度極小
那就兩眼開開...看準出口彎過去,讓老天決定吧
.
如果很慢,那就照你的意思,或者障礙物的動向,隨便就可以過
所以,我們討論的,應該是「以適當的速度,正在享受彎道樂趣」的狀況
是吧?
好像沒有固定模式,僅以幾次狀況分享
1.中速彎入左彎時,預定出彎路線中,有大片汽車前檔碎片:
回油、判斷碎片區之後的轉向空間(夠用)、不抓煞車直直壓過去、到達乾淨路面時,從新的路線脫離
2.盲彎道已入右彎(速度有保留),行駛路線有一大灘土:
看到土,同時看到對向無來車,回一點油、拉起車身,直接跨過中線,避開障礙區,進入對向車道再駛回
3.已經加速出右彎中(拉轉猛烈、膝蓋貼地),從對向盲彎中(這是一個S彎)使出一輛略微跨線的水泥車:
回一點油,大概從70%回到60%,車身略慢下,找到更內側路線,再彎進去
.
以上,都沒有「回油到底」以及「煞車」,都有「找到新路線」
一種可以「回油到底」以及「煞車」的狀況:
漸縮彎

處理方式:
因為是不熟的彎道,所以速度沒有做很快,在此基本假定下,可以:
視線發現彎道曲率緊縮,判斷無法以此速度過去
由於是非常早發現,所以「來得及」這樣做:
重新入彎 三步驟:
回油並輕微煞車(車身立起、朝彎外跑)
加重煞車(同時判斷通過速率)
放煞車,同時入彎、加速出彎
.
參考一下
騎車要保留足夠裕度
不然想救也救不回來
.
.
第十三課、pivot steering
回答車友的提問


雖然照書本說,外側腳跟大腿要抵住油箱、撐住身體
可是我看GP車手也沒有這樣做
我也一直沒做到這點
至於內側腳跟半蹲一樣
就是因為速度不夠,造成車體與騎士的離心力不足
(離心力祇是一個概念,並沒有這種力,可以將它當成外拋的力量)
身體因為側掛而重心偏一邊,離心力不足之下,沒有抵銷身體向內的重力
所以要靠內側腿來支撐
理想情況,是離心力與騎士內掛的重量相等
所以騎士身體可以放鬆
讓兩股力自己平衡
所以我建議,速度較慢之下,側掛程度可以小,屁屁只位移一點點即可
這樣就不會重心過度轉移
.
答客問


.
哦,這個狀況啊,我想到的
是路線的問題
一般我們說從「外側」進彎,然後彎中「內側」、出彎靠「外側」
大家都知道
可是容易忽略一點:入彎點
導致「太早」彎下去
這樣就會變成在彎中會靠向邊線(右彎時)或中間線(左彎時)
確實會不安,而且壓到邊線,會有一定的危險
所以,我們應該要晚一點入彎


.
回覆:
入彎前姿勢就要擺好啦
不然進彎前短短的判斷時間中,還要做出姿勢的改變,不是很緊迫嗎?
我的順序是:入彎前直線(移出側掛屁屁、上身正直)、判斷好路線(上身向內側降低*註、逆操舵、開油門)、看向出彎口(加大油門、身體手臂放鬆)
關於逆操舵的用途,我覺得除了幫助快速傾倒之外,還有能補正「*註」的動作所帶來的,推動車身直立的反作用力。
如果不逆操舵,在時間上,「*註」時的第一步,車身會直立,然後才傾倒,等於慢了一步,在此瞬間逆操舵,剛好達成補正效果
附帶一提:
其實逆操舵...
他祇是一瞬間若有若無的動作
你從騎乘速克達中也可以體驗
一般來說,騎車幾乎每個平常彎都會有逆操舵的動作發生
你只要注意兩手的細微動作與車身的反應即可
需注意:
太明顯、動作太大則有危險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過彎中,車身傾斜時
前輪舵角是非常正正的向前指,龍頭幾乎沒有可辨識的轉向?
答案是:過彎時前輪是不轉向的(慢速髮夾彎例外)
所以,當你在入彎瞬間,反向推舵的角度,也是極小,小到看不出轉動
入彎前當你意到、力到,把手「幾乎」不動,但這時候車身已經向彎中快速傾倒
練習:直行中你左右手隨便推或拉一下把手,車子立刻反向傾倒,這就是逆操舵
.
.
第九課、路線重點再提醒
本文回覆車友的疑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o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