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00016.jpg

本文轉自:http://www.leicafanclub.org/report/bokeh.htm?PHPSESSID=90c7c84109c4a513cf8f9a9a60e727e0#top

作者: Charlie Brown,希望讓大家能從這篇文知道何謂散角(Bokeh)

 

 

“散景”,Bokeh,是一個最近讓很多喜愛攝影的朋友相當感到興趣的話題,這一個有趣的概念為何會在徠卡研究 院裡談到呢?很簡單,因為在徠卡的鏡頭中有許多支鏡頭有著相關令人賞心悅目的”散景”,這其中有75mm/1.4 Summilux M,80mm/1.4 Summilux R,50mm/1.0 Noctilux M,與35mm/2 Summicron Pre ASPH。尤其是這最後一支更有人稱之為King of the Bokeh,散景之王 (註一)。當然這篇文章的目的並非要吹捧徠卡鏡頭的散景有多麼的好,事實上,很多的鏡頭製造商也開始將此一鏡頭的特性加入設計時的考量,同理,不止是徠卡 的鏡頭,有相當多的日本名製造廠所出的鏡頭一樣有出色的散景,甚至他們也將散景列為設計鏡頭的考量之一,舉個例子來說,相當受到歡迎的Contax 645中型相機在美國的英文版的介紹說明書中,就將Bokeh列為他們的鏡頭其中之一的優點。由此可見,這個觀念已經逐漸的形成。而本文是是想試著將這一 個讓人感到困惑的字眼藉由文字與圖片介紹一下,讓有興趣的朋友多瞭解。本文原刊載於2000年11月攝影網路雜誌第30期。

Bokeh 這個英文單字初看就覺得它不是源自英國或是美國,沒錯,它不是正式的英文單字,它是自我們的鄰國日本而來的,要念BOKEH,依英文的念法是BOKE,然 而這是轉化的英文,所以它的正確念法應該是Bo-Ke,在英文的文字中要找一個接近這個Bokeh意思的字並不容易,真要找一個英文單字的 話,CONVOLUTION可能是最貼切的了。Convolution是意指影像漸變模糊的一個過程,而真正的散景 (Bokeh) 也是於景深外的影像漸漸變為模糊鬆散的。景深是一個被很多攝影朋友忽略的重要概念,這或多或少與使用自動對焦相機與鏡頭所形成的拍攝習慣有些關係,由於自 動對焦的精準,現代人的拍攝有時候就不再需要利用景深去彌補對焦時的失誤,我們常見的自動對焦鏡頭的景深表尺時常是語焉不詳的,更不用提變焦鏡頭,變焦鏡 頭上的景深表尺可以說是聊備一格罷了。

註一
這三篇文章刊登在【攝影技術】Photo Techniques 1997年 5/6月號,雜誌原名為"Darkroom Techniques",分別是:「何謂散景」(What is bokeh ),作者John Kennerdel、「關於散景的名詞探討」(Notes On the Terminology of Bokeh),作者Oren Grad,以及「散景的技術面觀點」(A Technical View of Bokeh),作者Harold Merklinger

所 謂的Bokeh,它有鬆散模糊的涵意在其中,而Bokeh在日本人所強調的鏡頭特質中,指的是:影像中鬆散模糊的前景或背景,事實上如果要細 分,Bokeh還有許多的其它的很多不同的型態。像有一種叫Nisen Bokeh,這種散景恐怕不會是你想要的,因為它的特色是一直線物體的背景會同時出有兩直線物體的背景,或許我們可稱它為雙線散景,像這樣出現的散景,通 常是不好的散景。還有一種叫Enkan Bokeh,這是會產生環狀的散景,或可稱為環型散景,這種散景常可以在反射式的鏡頭中發現,美國人稱他為Donunt狀的散景,因為它與美國人嗜吃的甜 甜圈的形狀是一樣的。一般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背景的光源所形成的近圓形光斑也是散景的一種,這種散景的產生與光圈葉片數目,和光圈的孔狀是有相當大的影 響,而這種因為光圈孔成近似圓形所產生的叫做”Ten Bokeh”,點狀散景。

bokeh01.jpg

圖一 Leica M6 TTL, 75mm/1.4 Summilux M, Fuji Sensia at E.I. 100

如 圖一,在蘭花背後的光斑形狀就會與光圈開孔的形狀有密切的關係。這種散景是很常在用大光圈長焦距鏡頭拍攝物體時,從物體背後的點狀光源呈現出來的散景形 狀,一般人都是喜歡越圓的越好,而要越圓的形狀,光圈的葉片數目一般來說是要越多越好,至於為何要葉片數越多越好是由於越多的光圈葉片會有比較像圓形的光 圈孔。

為了要擁有這種圓形的光圈 孔,目前已有像Minolta TC-1這樣的相機為例,它不是採取光圈葉片的方法,它採用不同大小的純圓形孔徑去設定光圈的大小,所以它的所有光圈孔形狀都是圓形的。散景的好壞是一種 相當個人的主觀認定,可能有人會認為環狀散景很美,但是另一些人卻覺得它破壞了影像的美觀,然而一個真正讓人賞心悅目的散景應該是指:背景之物體像奶油交 互融溶到了一種彼此難以分開與辨認的景況同時使得主體浮突有良好的分離度。用一句簡單的話講,好的散景就是讓觀賞者感到難以分辨主體其前後景原有型態的一 種柔和美景。若是你從影像中看到的散景中各部份仍然保持自我形狀的情形,這恐怕就是較差的散景呈現。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說,要光圈葉片越多越好以外,還有什 麼原因是會對好的散景有助益呢?常聽人說要盡量使用大光圈,用大光圈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要讓失焦的區域背景鬆散模糊個夠,不過這倒不一定是真的,因為有些 鏡頭好散景不一定是出現在大光圈。像35mm/2 Summicron pre-ASPH就不是循著這種”公式”,它的好散景反而是出現在中間的光圈設定像f/5.6。

bokeh02.jpg

圖二 Leica M6 TTL, 35mm/2.0 Summicron – M Pre-ASPH, Fuji Sensia at E.I. 100 光圈f/2.0,快門1/250

bokeh03.jpg

圖三 Leica M6, 35mm/2.0 Summicron – M ASPH, Kodak Royal Gold 100 at E.I. 100, 光圈f/5.6,快門1/500

這兩張照片是各具特色,像圖三的散景就很平順,很柔和,而圖二則是分離度良好,使得綠葉脫穎而出,較具立體感。

可 是的確,一般來說,在大光圈底下的表現會使得散景的美感增添許多,像50mm/1.0 Noctilux-M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f/1.0下的散景也是堪稱一絕,仔細看Noctilux拍出來的散景,你會發現它似乎可以將背景中的物體形狀” 融化”,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把一塊固體狀的奶油,放入微波爐中加熱,你就知道像Noctilux這種鏡頭在大光圈下的散景的感覺。

bokeh04.jpg

圖四 Leica M6, 50mm/1.0 Noctilux – M Kodak Tri-X rated at E.I. 400, 光圈1.0, 快門1/60

另外有些人會認為好的散景是應該容易出現在人像鏡中,或長焦距的鏡頭如300mm/2.8,400mm/2.8,甚至是像600mm/4這樣子的大砲鏡頭。

bokeh05.jpg

沒錯,好的散景是比較容易出現在長焦距的鏡頭上,可是我們在觀察散景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長焦鏡因前候景壓 縮後所造成的模糊美感與因長焦距鏡頭視角較小所擷取的局部背景的模糊感,有時候並不能說是真正美麗的散景。例如望遠變焦鏡頭的散景,有時比不上定焦鏡的散 景來得漂亮,又像400mm,500mm,600mm,這些鏡頭它們所拍攝下的影像都是很局部的,因為這些鏡頭拍攝時的視角極小,所以當你看到主體背後的 散景時,你會因為它的背景相當的局部與單純,而會覺得每一支長鏡頭的散景都是很好,所以要判斷它們是否有很好的散景常因此而造成混淆。

影 響散景的好壞的另外還有一些重要因素,鏡頭的設計,鏡片數的多寡,定焦或變焦,以鏡頭的設計為例,前面有提及Leica 35mm/2.0 Summicron –M (Pre-ASPH)這支鏡頭被稱為散景之王,同樣地,深受許多攝影朋友所喜愛的Konica Hexar (非Hexar RF),也有著很好的散景,究其原因,Hexar的鏡頭35mm/2 Hexnon的鏡片結構設計與前述徠卡的鏡頭有頗相似之處,35mm/2 Summicron Pre-ASPH是屬於雙高斯設計的衍生,相較於其他的鏡頭設計方式,這種對稱式的鏡片排列也比較容易產生比較好的散景,所以鏡頭的設計是會影響到散景的 美觀,由此或可推出因為中長焦的人像鏡(75mm ~ 100mm)多半是對稱式的衍生設計,所以他們的散景都是比較優異的。至於鏡頭中鏡片數目的多寡也會對散景發生作用,一般的變焦鏡動輒十數片鏡片結構,這 種設計是對散景成像的一種挑戰,越多的鏡片會產生越多的入射光反射,甘涉的光學現像,這些現像也或多或少會對散景的形成產生不同的效果。

此 外,近年來徠卡的技術有著長足的進步,擁有非球面鏡的鏡頭不斷更新出現,以M系的鏡頭為例,就有多達六支鏡頭採用此一科技 (註二),不可否認的新一代的徠卡鏡頭不論在大光圈下的解像力,色彩的飽和度,影像反差都有相當令人激賞的表現,尤其是因非球面鏡的緣故,這類鏡頭可以有 效地改善球面像差,以增進影像在邊緣與角落的解析力。但是有些朋友對於老一代的鏡頭卻仍然眷戀不已,究其原因,是此類鏡頭比較有”味道”。而這類的老鏡頭 卻也是有著較嚴重的球面像差,散景的形成與球面像差有著相當程度的相互關係,所以老一代的鏡頭有時也會形成較佳的散景,以人眼的結構來說,人的眼睛所接受 的影像是比較類似一般的球面鏡所攝取的,因此當我們注視一般的物體時,邊角的影像也是趨於鬆散模糊的,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比喻成人眼是一個有球面像差的鏡 頭,在接受一個比較模糊的影像時(假設此為一圓形主體),這個影像的中心會是有較濃的色彩,而後越到邊緣越淡,所以老一代的鏡頭也是有這樣的特質,能夠表 現出較好的散景。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那這些有非球面鏡鏡頭的散景就會差嗎?不不不,我的意思不是這樣,真正的說法應該就是這句話”這類老一代的鏡頭 有時也會形成較佳的散景”,不是非球面鏡沒有好散景,舉例來說,新一代的徠卡90mm/f2.0 Summicron M APO-ASPH就有相當好的散景。記住,好的散景的產生,不是只有鏡頭的設計而已,鏡頭的設計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

註二
1997年的【攝影技術】雜誌中,作者 John Kennerdell 將 Leitz Summicron 35mm/2.0 評為 "The king of bokeh"

除 了硬體本身的影響外,是否還有其它的因素會形成好的散景,在此提供一個另類的看法:底片。我一直認為現今的底片是進步很多,而且不斷的強調粒子性,色彩飽 和,以及簡單的沖洗方式。就以粒子性來說,Tmax 400就要比Tri-X來得細,可是至今仍有許多Tri-X的忠誠擁護者,為何?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Tri-X的階調性比較好些,像這種特質,在使用大 光圈時會使得所顯現出的散景有更多的媚力。又以色彩飽和為例,很多人喜好使用的RVP或是E100VS這種底片,固然他帶給你比較多的色彩飽和度,可是相 對得它的寬容度低,明暗部的細節很容易就喪失,一但失去過多細節,這影像的散景便可能會遭受到破壞,可惜的是因為現今一部份的鏡頭,因其色彩還原度不佳, 便需要像上述的底片加以補償,其實老一代的底片如Kodakchrome正片,它的發色自然,不會有過度飽和,而且色彩還原正確,如這種底片也是有比較大 的可能性呈現好的散景。

儘 管散景的概念已有一段歷史,可是Bokeh這個名詞是在1997年時,由美國的Photo Techniques(前身是Darkroom Technique)在May/June這期中介紹,其中有三篇文章談論到散景 (註三),自此,也越來越多喜愛攝影的人士便漸漸地開始了解這個散景的概念。散景的美感絕不會是一個大家公認的標準,本文所提及的一些看法,不一定會讓所 有的人都認同的,這是因為散景不能由儀器測量出來,它也不能很確切的由鏡頭結構去判斷,換句話說,它不能由製造鏡頭時的一些參數來”決定”散景美或不美, 同樣地,它也不能由廠牌來分,有許多的人認為德國的鏡頭有著較好的散景表現,這也不能成為一個準則,真正散景的美感有時是很主觀的認定,簡單的說,看的人 覺得好,覺得美,這個散景在他來說就是好的散景,所以當很多人在評述一支鏡頭的散景表現時,很可能得到的答案有你意想不到多。每雙眼睛都像一具鏡頭與相機 一般,對美的事物的接受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像有些人會認為散景中的亮處與暗部的分界是越清楚越好,可是有些人卻認為最好是亮處與暗處交融在一塊,我個人是 傾向於後者,不過支持前者的人也不一定是不對,因為不同的審美觀會影響到每個人對散景的判斷。

註三
在 Contax 645 的英文介紹說明中:Bokeh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for producing a subtle and sensitive photograph. Experts say the bokeh of a Carl Zeiss T* lens is the most beautiful of all the lenses... 需注意的是,他所提及的是由一些Experts的意見,並未提及是否在設計鏡頭時就將散景考慮在內。

後語

散景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散景的好壞不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觀念,這篇文章的目地是在於介紹這個觀念,至於鏡頭的好壞,品牌就不是這裡所要強調的,文中所 提及的器材更不應成為您追求的目標,每一位喜愛攝影的朋友,若是您有機會,將您所拍的正片放在燈箱上,用4X到6X的Loupe去觀察散景,你會發現很多 很有趣的東西,這樣一來,您可以更了解您手上的工具,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如此,這就是本文最大的收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obri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